浩博电池网讯:◎超频三将在未来接近4年的时间里投资50亿元,大手笔加码锂电池材料,建设年处理4.5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6万吨前驱体、年产2万吨碳酸锂、年产2万吨正极材料生产线等。
◎在最近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中,超频三被要求解释“公司是否具备项目建设的资金实力”。超频三几年内需要筹到的资金为39亿元。但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超频三的总资产仅有20.8亿元。
◎个旧圣比和走的路线和大多数正极材料厂商不同,它的原材料不来源于传统锂矿,而来自于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上游矿材产品供给与价格的波动对它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每经记者郭荣村每经实习记者安宇飞每经实习编辑杨夏
2月16日,深圳龙岗天安数码城4栋B座的一间会议室里,一场可能会影响到超频三(300647,SZ)未来发展的临时股东大会在此召开。
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拟投资建设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暨签署投资协议书的议案》。
按照这项议案,超频三将在未来接近4年的时间里投资50亿元,大手笔加码锂电池材料,建设年处理4.5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6万吨前驱体、年产2万吨碳酸锂、年产2万吨正极材料生产线等。
根据超频三的计划,总共三期项目将于2025年底完工,全部达产后,预计能实现86.88亿元的年销售收入,净利润将达到6.25亿元。这么算下来,即使算上建设期,投资回收期也只有8.63年。
可项目的进展真的能一帆风顺吗?对于账上货币资金只有1.73亿元(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的超频三来说,这50亿元似乎并不好凑。更何况,在2021年业绩预告中,超频三还出现了十年以来的首次亏损。
目前正极材料行业已经出现“强者恒强,两极分化”格局,超频三的“大跨步进场”究竟有何底气?
激进投资拖累公司业绩,大手笔跨界资金从哪儿来?
对主营产品是电子产品散热器及LED照明灯具的超频三来说,这一50亿元的锂电材料项目可以说颇有些“孤注一掷”的意味。在最近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中,超频三被要求解释“公司是否具备项目建设的资金实力”。
根据2021年三季度报告,超频三的货币资金期末余额为1.73亿元,短期借款3.7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9825.6万元。
此次承载超频三跨界希望的是它的控股子公司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个旧圣比和”),个旧圣比和长期专注于锂电池材料领域。根据超频三此前对关注函的回复,截至2021年底,个旧圣比和的净资产为1.45亿元(未审计)。
可以看到,以目前超频三以及个旧圣比和的资金实力而言,想凑出建设项目的50亿元似乎并不容易。所以这钱要怎么来?按照超频三的说法,本次投资个旧圣比和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留存利润、金融机构借款、其他股权融资等自筹方式。换而言之,就是“用尽一切办法”来凑钱,能筹就筹,能借就借。
在项目总投资额的50亿元里,包含了设备购置及厂房装修费用24亿元、铺底流动资金15亿元、厂房及土地回购费用11亿元。其中,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由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负责,按厂房租金“三免二减半”(从获利年度起3年免征、2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提供给超频三有偿使用。
由于这部分费用将在项目投产较长时间后才发生,所以超频三几年内需要筹到的资金其实是39亿元。但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超频三的总资产仅有20.8亿元。
而最近六年时间,公司的净利润持续下滑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或许也将给超频三的筹资之旅造成一些阻碍。
如果说如此大的跨界投资需要动机,那又是什么让超频三不得不如此大胆呢?可能也和近六年时间公司净利润的持续下滑有关。
在2017年上市之前,超频三的业绩还是一副稳步增长的模样,从2012年到2016年,公司的净利润由2337万元稳步增长到了5461万元。而在2017年上市之后,超频三的净利润就开始走下坡路,不仅逐年走低,还在2021年出现了近十一年来的首次亏损,预计净亏损为1.275亿元到1.725亿元。
2021年的业绩“滑坡”也和超频三上市后的激进并购有关。2017年超频三以接近5倍的溢价收购了从事节能服务的浙江炯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炯达能源”)51%的股权,2018年不仅以更贵价格收购了炯达能源剩下的49%股权,还收购了中投光电实业(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中投光电”)60%的股权,以及个旧圣比和49.5%的股权(2021年又收购了5%股权,形成控股)。
然而上述收购似乎并没有带来稳定的收益,拿曾经为上市公司贡献丰厚利润的炯达能源来说,虽然它完成了2018到2020的三年业绩对赌,可在2021年就疑似出现了业绩“变脸”。在2021年业绩预告中,超频三表示,结合2021年业绩情况、行业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公司拟对炯达能源和中投光电计提约7900万元商誉减值准备。
根据2021年半年报,中投光电对应的商誉账面价值为751.5万元,炯达能源对应的商誉账面价值为1.02亿元,可以判断,这次的商誉减值主要还是受炯达能源的影响。
如果说对炯达能源的并购是超频三的“上一次豪赌”,那么在炯达能源商誉减值拖累公司业绩的背景下,匆忙宣布50亿元扩产计划开启新一轮跨界的超频三,这次究竟胜算几何?
不受原料涨价冲击?超频三的锂电池生意怎么做
每一轮“豪赌”都需要底气,这一次超频三加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底气从何而来?这就要从正极材料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了。
什么是正极材料?据太平洋证券研报,正极材料是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32%左右,直接影响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进而影响电池的综合性能。
本次超频三拟建设的生产基地,年产能包括6万吨前驱体、2万吨碳酸锂和2万吨正极材料。其中,前驱体和磷酸铁锂都是生产正极材料的上游原料。可以看出,超频三本轮布局围绕的核心就是正极材料产业链。
而目前,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正极材料行业的竞争格局,使其出现“强者恒强,两极分化”的态势。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说:“目前在资源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正极材料企业赚的就是一个原料库存的价格差。”
据了解,三元正极材料按照镍、钴、锰(铝)的大致构成比例,可以分为NCM333(镍钴锰比例为3:3:3)、NCM523、NCM622、NCM811等产品。
墨柯以NCM523举例,称:“目前NCM523材料价格是31万元/吨,其中前驱体成本14万元,碳酸锂成本16万元(均是按目前价位),电力成本0.5-1万元,再加上设备折旧、人工等,基本上就是赔钱。”
Wind数据显示,2021年1月4日国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5.3万元/吨,到了2021年12月31日,这一价格涨到了27.5万元/吨,一年时间内,价格涨幅已经超过4倍。
而针对这种情况,墨柯认为,正极材料企业能够采取的办法不多,不外乎提前采购原料,比如说,如果用元旦前后采购的原料,前驱体成本13万元,碳酸锂成本12万元,那么,在NCM523材料目前31万元的价格下就还有利润。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加大采购量以降低单位采购价。
“所以说,从某个角度看,现在正极材料企业比拼的就是资金实力。有钱的企业多囤积一点原料,打时间差赚钱。排名靠前的企业一般都是上市公司,资金实力相对较强,所以很有可能今年会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强者恒强、两极分化’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墨柯说。
从资金实力上来看,超频三显然比不过正极材料行业的“头部玩家”们,但去年来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的猛增,却给了超频三加码正极材料的底气,因为它似乎有信心保证控股子公司个旧圣比和的生产经营不受原材料价格的过多影响。
个旧圣比和走的路线和大多数正极材料厂商不同,它的原材料不来源于传统锂矿,而来自于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利用,上游矿材产品供给与价格的波动对它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目前,个旧圣比和已经构建起了一条“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回收利用→前驱体/碳酸锂→正极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在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超频三也把这种生产模式列为了个旧圣比和“主要竞争优势”的首位。超频三表示,(个旧圣比和)具备成熟、先进、完整的产业链生产工艺技术,保障了关键原材料的供给,特别是在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周期和供应短缺时期可有效保证公司的生产经营不受较大冲击,确保交货能力,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材料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
不过,不受原材料涨价波动的底气要建立在废旧锂电池能够顺利回收的基础上,超频三旗下的个旧圣比和能够做到吗?
“劣币驱逐良币”,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的发展难题
其实,目前整个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都面临着“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关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的政策还不是很清晰,有的是说整车厂承担主体回收责任,就是说你卖一台车就回收一个电池包,但是实际上(这一政策)还没有正式落地,(谁来回收)还没有完全明确。
墨柯也表示,虽然确立了“谁卖谁回收”的原则,但是具体细则还没有,而且电池的所有权属于车主,整车厂或电池厂就是想回收,也得看车主是否觉得价格合适。
“所以很多企业的回收产能都处于闲置状态,如何把废弃电池回收上来是个大问题。”墨柯说。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如今就出现了正规企业收不上来电池,大量废旧电池流入小作坊的情况。因为没有经营资质的小作坊,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环保成本,给废弃电池的出价要比正规厂商高。而正规的厂商,在回收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要比小作坊大得多,固定资产还要折旧,成本很高。
同时,该人士还称,目前行业面临的一个现状就是:能回收上来的废旧电池量和公司实际生产制造所需要的原材料量之间存在巨大的缺口,即使是龙头企业也无法只依靠回收来获取充足的锂电池原材料。
在格林美(002340,SZ)、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等业内“头部玩家”都面临如此难题的背景下,2021年(未审计)营收仅有2.09亿元、净利润仅为348.11万元的个旧圣比和,是否真的有底气顺利实现废旧锂电池的回收?
当然,动力电池“退役潮”的到来可能有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天风证券一份研报曾表示,电动车一般5-6年进入替换周期,而三元电池真正开始上量在2017-2018年,预计2022年左右我国将会迎来第一轮三元退役潮。
当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或许会让许多回收企业的产能不再闲置。只是,盯上这一风口的企业并不少。也就是说,想在“退役潮”中充分受益并不简单,也会面临许多竞争。
并且在国家公布的三批47家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以下简称“白名单”)中,也没有出现个旧圣比和的名字。资质的“欠缺”是否会成为未来制约个旧圣比和发展的瓶颈?
有资深业内人士表示,白名单不是黑名单,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不会作为“特许资质”的限制,不具有强制性。不是说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不能做。
不过该人士也指出,整车厂或者电池厂等厂商在选择回收企业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进入自己供应链的时候,肯定会优选进入白名单的企业。就像选班干部优先选“三好学生”一样。
也就是说,即使超频三子公司个旧圣比和这样的废旧电池回收企业不受锂电池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个旧圣比和也可能会面临“收不上来旧电池”的尴尬处境,让规划中的竞争优势难以维持。
同时,任何的涨价都有周期,锂电池原材料的价格不会无限上涨。而超频三这次的50亿元投资,预计在2025年底才能完成全部三期项目的建设,再加上前两期项目投产后能否迅速获得客户认可、打开市场等问题,公司能否保持保持现有的竞争优势也存在疑问。
而当锂电池原材料价格结束上涨,个旧圣比和的一大比较优势也将消失。在“头部玩家”持续扩产导致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的正极材料行业,个旧圣比和或将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形势。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