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石墨化掣肘负极材料产能释放,一体化布局成趋势。
近日,璞泰来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一体化项目于邛崃市集中开工。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计划年产能为2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及石墨一体化生产基地。
事实上,早在2021年3月,璞泰来就发布公告,其子公司四川紫宸拟投资80亿元,建设20万吨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一体化项目。项目分两期实施建设,预计2023年完成一期10万吨产能建设,2025年完成二期10万吨产能建设。
此次开工意味着上述项目正式落地。而璞泰来积极布局一体化项目,系受新能源市场迅速崛起带动,负极材料需求量高速攀升,然而受上游石墨化产能不足掣肘,产能释放速度较慢驱动。
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预计约72万吨,同比增长约100%,预计2022年仍将保持大幅增长态势。
但由于石墨化工序属于高能耗项目,产能主要分布在内蒙,容易受限电、限产政策影响,新建项目审批流程较长,石墨化新增产能释放缓慢。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负极材料的产能释放。
在此情况下,投建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向上游石墨化加工领域延伸,可提升石墨化自供占比,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毛利率,增加竞争筹码。
基于此,2021年以来,杉杉股份、凯金能源、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翔丰华等人造石墨负极头部企业均在加速扩张石墨化产能及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体化”布局成为一大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除负极材料和石墨化,璞泰来还积极布局涂覆隔膜业务,形成双业务驱动模式。
其思路为,在负极领域,形成从原料针状焦的供应、前工序造粒、石墨化加工、碳化包覆到负极材料产成品的一体化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在涂覆隔膜领域,形成从隔膜基膜、涂覆材料、涂覆设备到涂覆加工的产业闭环。
由此不难看出,构建纵向一体化产业链也是锂电企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