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储能概念股已有超70家上市企业公布了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总和在1300亿-1450亿元左右,平均涨幅超过300%,其中一半企业净利润实现了翻番,表现十分亮眼。
盛世景资本智造中国投资总监吴川告诉记者,2021年储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规模增长阶段,储能企业普遍跨过盈亏平衡点,进入收获阶段。
吴川表示,储能概念上市公司普遍是装备供应商和总包建设方,单体业主相对减少。得益于电力装备、电池定价规则相对成熟,装备供应商、总包商有盈利空间。同时,储能项目的业主以央企、国企、政府居多,支付能力强,也支撑了储能企业的业绩。
纵观储能全产业链,盈利最强的当属电池类企业。自2020年末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开始上升,拥有锂矿、锂资源的储能上游相关企业成为行业“香饽饽”,赚得盆满钵满。
其中,宁德时代、兖矿能源、特变电工三家企业依次位列2021年净利润榜前三,分别实现最大净利润165亿元、160亿元、73亿元,同比增加195.52%、124.67%和193.54%。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储能技术中心主任楚攀指出,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热是储能企业业绩飘红的重要原因,由于碳酸锂、氢氧化锂和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供不应求、价格大幅上涨,上游储能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暴涨,在资本市场也颇受投资者青睐。杉杉股份、长远锂科和盛新锂能等代表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净利润同比分别翻了5倍、10倍和30倍。
在业内人士看来,储能行业上游企业的毛利率明显高于中下游,且多数维持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下游博弈过程中,虽然锂电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但储能电池的利润却没有受到影响。“原因在于原材料带来的成本压力已经疏导到储能电站的中标价格上。从2021年末开始,储能电站中标价格一路走高,近期已经达到每瓦时1.77元。”楚攀说。
记者注意到,储能企业的亮眼业绩,同时也得益于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战略需求,新能源配套储能模式因此得到全面推广。
根据公开报道,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新能源配储政策,更有多地出台储能建设运营补贴。虽然各地补贴力度不同,但均加速了储能行业发展,促进了项目加速落地。
“不仅是2021年,2022年也将成为储能设备、储能材料类企业的‘丰收年’。”吴川表示,从2021年开始,电力储能市场需求激增,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也高于预期,储能系统集成商、电池企业、锂电材料企业都在大手笔扩产。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这些扩产能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为2年左右,预计2022年下半年左右将陆续释放。
“十四五”是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窗口期,也是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期。记者获悉,《“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规划》有望于近日正式出台。多位业内人士预计,“十四五”期间,随着风光装机容量的持续快速扩大,各地储能保障政策将会进一步增多,这意味着储能企业的利润还将进一步扩大。
国家能源局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曾表示,接下来需要做好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鼓励新型储能市场化应用、加快完善新型储能体制机制、积极开展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四个方面的工作。
吴川表示,现在来看虽然储能需求迫切,未来发展仍存技术制约,不确定性因素依然存在。为此,他建议各省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同时要警惕因技术的不成熟带来的发展风险。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能源消费侧绿色变革全面启动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