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氢能产业发展升档提速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2-03-17 14:03:32 点击量:404

浩博电池网讯:从2019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2020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点名推进,再到2021年正式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氢能产业持续火热,连年成为全国两会焦点话题。在刚刚结束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以氢燃料电池汽车为代表的氢能应用大放异彩,进一步提振了氢能产业的发展信心。


如果说前几年的氢能产业尚处摸索阶段,能源行业着眼于怎么规划、如何布局,那么今年两会的讨论重点明显由发展方向转为发展质量。特别是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氢能被视为最清洁的二次能源,肩负节能降碳重任,有业内专家因此将其定义为低碳时代的“新能源宠儿”。


聚光灯下的氢能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各地有何新思路?产业链目前面临什么难题?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带来了不少新鲜想法和深入思考。


百余城市将氢能纳入“十四五”规划


“继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后,氢能至少出现在30个省级行政区、150多个城市的‘十四五’规划中,10多个省区、50多个城市陆续发布氢能产业专项规划。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目前已初步形成氢能产业空间地理版图。”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用一组数字,向记者直观描述了氢能产业之热。


一股“氢风”也吹进了两会现场。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海洋大学副校长宁凌今年带来一份《关于支持建设湛江市氢能源产业国家示范基地的建议》,希望广东湛江的氢能产业发展吸引更多投资。“湛江已布局核能、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项目,具备联动发展氢能的条件,尤其是大规模布局制氢储氢项目的基础厚实。湛江海运、陆运、空运等交通网络布局处于加快发展期,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低碳环保节能的清洁能源货运车辆,加上船舶、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项目,将为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乘用车,以及氢燃料电池船舶等提供广阔应用场景。”


除了湛江,还有城市打出了氢能发展的“组合牌”。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委书记李春奎提出,将成渝两地纳入下一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建设。“目前,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主要部署在京沪粤冀豫等地区,西部地区还是一片空白。成渝两地聚集了多家氢能行业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建议支持两地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应用开发,发挥其在西部地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进一步称,当前氢能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谨防各自为战形成“产业孤岛


肯定氢能产业发展热度的同时,代表委员们也保持着“冷思考”。记者注意到,氢能产业“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受到多方关注。


周洪宇告诉记者,其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楚团队调研发现,目前部分地区面临产业无序竞争、供应链不均衡等挑战。“氢能产业链长,不同环节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比如,山东在制氢能力上有优势,京津冀氢能下游发展动力强。但目前,氢能示范城市政策激励各地优先发展本地项目,对竞争城市的氢能企业严防死守,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产业孤岛’。再如,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上游氢能资源与下游应用市场的空间分布不匹配,需要大规模、长距离‘西氢东输’,但相关制度欠缺与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限制了氢能储运环节发展。”


宁凌证实,目前湛江与其他地区的互动合作尚未破局,制氢成本高等难题也待解决。“希望能有更多跨区域产业协作,引导湛江加快融入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氢能源供应体系建设。”


多位代表委员还提醒行业注意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隐患。“以氢燃料电池为例,近年来,受产业政策影响,资本纷涌进入,在推动产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苗头。有些企业过分依赖资本而非技术驱动,产能利用率低,形成浪费;有些企业压根不注重技术和产品研发,把精力用在拿订单、拿补贴。”张天任坦言。


周洪宇认为,上述问题背后是氢能产业发展协同性的缺失,表现在产业布局、市场、人才、金融等方面未形成共治共享、有效有序的生态体系。“各地出台相关政策,国家顶层设计却明显滞后,不明确的管理体系阻碍了跨地区、跨部门、跨产业协同发展。”


全国一盘棋避免同质化竞争


“产业发展不能只按一条路子走。”周洪宇建议,国家层面应深入评估各地氢能发展潜力,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等差异,研究确定各地发展方向、行动方案,设立权责明晰、协同配合的氢能战略规划推进机制,推动区域间氢能产业实现供需衔接、优势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同时,鼓励下游应用场景多样化发展,并形成统一大市场,降低区域内企业间的同质化竞争,减少无效的技术路线开发和盲目投资。”


全国政协农工界别小组提出,目前涉及氢能产业的政策散落在各领域的相关文件中,给统筹管理带来难度,产业发展面临政策规定不清、核心技术不强、基础配套不齐等问题。“建议加强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出台国家氢能产业短、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氢能产业的发展目标定位与方向。同时,强化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加强区域产业协同,充分立足各省、各区域资源优势,集中整合产业长项,科学合理布局区域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


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吕亮功建议,制定完整的氢能产业政策体系和标准规范,统筹企业协作,打造高端产业链,构建产业链完整、分工协同、共同发展的新兴产业生态体系。由国家牵头联合攻关,解决氢能行业相关卡脖子技术问题,提升氢能装备国产化率;支持重大绿氢应用示范项目建设,纳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并给予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


“只有全面扩大氢能及燃料电池的应用范围,丰富应用场景,形成规模优势,才能降低制氢用氢成本。”张天任提出,下游也要形成合力,“以用促进”推动全产业链成熟,加速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IMG_1405.JPG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