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资讯

动力电池行业“双碳”行动大幕拉开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2-04-14 20:04:52   点击量:370

浩博电池网讯:日前,一份《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导则》(以下简称《导则》)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这是我国动力电池行业首个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标准,引起业内外人士的关注。


为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正式开启了“减碳”之路。更兼有来自整车企业和海外市场的要求,动力电池供应商实施“双碳”战略势在必行,而“减碳”路上的“阵痛期”也不容忽视。


《导则》填补行业空白


记者了解到,《导则》的制定由孚能科技牵头,亿纬锂能、鹏辉能源、中行创新、弗迪电池、捷威动力等数十家电池产业链企业均有参与。《导则》旨在指导相关方核算锂离子电池类产品的碳足迹,并对碳足迹结果进行评价,同时为锂离子电池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技术规范的编制提供参照。


具体来看,《导则》主要规定了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术语和定义、原则、范围界定,产品碳足迹评价流程,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评价报告等内容;同时还附录了《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和计算公式》《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框架》等,对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锂离子电池产品碳足迹评价报告框架等做了详细指导。


孚能科技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戴姆勒作为欧洲车企,对碳足迹非常重视;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本身就能够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好减碳减排是我们的本职。”据悉,孚能科技与戴姆勒保持着良好且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年将为戴姆勒提供至少6GWh的动力电池。“《导则》的推出既顺应了客户的要求,也体现了企业本身对发展绿色能源的追求。”张峰强调。


目前,包括宝马、奔驰、大众、沃尔沃等在内的欧洲车企,已对供应链提出了电池全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LCA)当量方面的要求。比如,要求动力电池企业低碳生产,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在材料回收方面,提高正极材料和金属的回收比例;实现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减排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动力电池企业正被“倒逼”将碳排放管理落实到整个供应链,做好“碳成本”控制。经测算,现阶段生产1kWh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分别耗能82.91kWh和85.78kWh,折算碳排放量分别为5.06万吨/GWh和5.23万吨/GWh,主要集中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池生产环节,三者合计占比接近90%。


有行业人士指出,根据此前与动力电池企业直接交流的情况,已经弄清楚如何测算碳足迹的企业很少。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当下动力电池制造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很高,但很多企业对此并不太关注,而欧洲市场2024年就要开始落实对碳足迹的要求。


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很重要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在技术、制造和供应链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但在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论方面存在空白。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带来提案,希望尽快启动中国电池碳足迹标准和方法论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参与全球碳中和规则制定,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这对于确保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十分重要。


对于《导则》的发布,崔东树告诉记者,团体标准的制定,如果只在“小圈子”里,不会发挥太大的作用。只有当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后,才能真正指导企业的发展。“在碳足迹核算方面,可以看看欧洲怎么做。这样,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未来也可为开拓当地市场提前做好准备。”他说。


根据欧盟制定的《欧洲电池法》,从2024年7月1日开始,只有已提供碳足迹声明的电池才能投放欧盟市场。有行业人士认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具有先发优势,已在市场中占据主动权。欧洲通过立法形式提高了当地市场的准入门槛,为助力欧洲电池工业的发展筑起一道“屏障”。


张峰告诉记者,长期来看,外资车企未来都会对碳足迹提出要求,同时我国在这方面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政府一定会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孚能科技将把《导则》推向市场,群策群力,助力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碳足迹工作越做越好。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向记者介绍道,包括联盟在内的多家行业组织都在测算碳排放的情况。“目前还没有一家机构的碳排放计算原则对标全球,形成一套国家层面的标准。”她提到,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需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从优化电池生产工艺、加大清洁能源供电规模、完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等方面发力,进一步降低生产能耗水平。


3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发布了2022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其中就涉及要强化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新能源汽车领域标准研制,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强化能源消耗量领域和碳排放领域的绿色技术标准引领,支撑“双碳”目标实现。


短期或增加电池企业成本


在张峰看来,《导则》的落地短期内可能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长期来看则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对于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有重要意义。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纯电动汽车是“零排放”,但原材料及电池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碳排放。因此,在追求纯电动汽车经济性的同时,对减少碳排放的考量不可忽视。


崔东树也提到,最初的阶段,减少碳排放必然增加动力电池企业的成本,是一个潜在的压力。“现在,一些动力电池企业连概念还没搞清楚,未来有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太快,野蛮生长的较多,之后会有一个逐步规范化的过程。”他强调,动力电池企业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慢慢与国际接轨。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向市场化,欧洲新能源汽车推广加速,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到了“走出去”的关键期。记者了解到,孚能科技未来会把碳足迹作为建设电池厂的基本准则,并用这种方式督促自身实现“零碳”目标。


日前,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颁发了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为新能源产业首家零碳工厂。未来,宁德时代还将复制和推广“灯塔工厂”经验,陆续实现全球十大基地碳中和。


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表示:“四川时代从筹备就开始规划零碳工厂路径,通过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产制造等环节不断改造和创新,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用更少的原材料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此外,远景动力在与梅赛德斯—奔驰达成战略合作的同时宣布,将在美国建设一座新的数字化零碳动力电池超级工厂,2025年实现量产,这也是远景动力在北美地区的第二座电池工厂。


可以想见,未来整车企业在选择动力电池供应商时,一定会将“零碳”作为考量因素之一。而碳足迹评价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只是动力电池“双碳”行动的开端。

IMG_1717 拷贝JPG.jpg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