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取得长足进步,2021年全年装机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142.8%,已成为是全球电池产业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国家。
从整个产业来看,动力电池产业在技术更迭、产业链建设、市场形态、产业布局等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新趋势。同时,近期受产业周期、疫情、国际局势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成本涨幅不断增加,产业也面临一定成本上升的压力。
建立稳健供需体系
应对材料价格波动问题
从电池产业全链条来看,建立稳健的电池材料供需体系,已是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应抱着共创共赢的态度,建立长期、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将整车、电池、电池的上游材料以及资源端协同考虑,提高电池材料长短期需求预测和筹备能力。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从资源供需角度看,我国材料供给可满足长期需求,但由于电动汽车产业飞速发展、新冠疫情等因素导致短期供需缺口的产生,应建立电池材料稳健的供需体系、电池材料的高效智能回收体系。”
实际上,我国正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和行业急需的标准,加大动力电池高效再生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提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
此外,我国不仅开发国内资源,而且还在国际合作方面同澳洲、南美等区域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合作,以保障原材料的供给。
“从电池里面去提取材料,比从矿里面提取应该要便宜。但从制作角度来看,回收电池目前面临尺寸规格的标准化问题,我们很难实现完全精细化的回收。”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阳如坤如是说。
值得强调的是,电池回收不仅仅是回收企业的责任,高效、自动化、智能的回收跟电池本身的结构、架构有很大关系。在电池的初始设计端,包括电芯、电池包的设计,生产者需要考虑将来的拆解便利性。
深挖技术发展潜力
聚焦安全、比能量、寿命
面对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材料技术不断创新,各家电池厂商已在电池系统技术推陈出新,在高安全、高比能量、长寿命和快充等方面的表现受到广大消费者信任,部分动力电池寿命已经超过整车寿命。
以比能量为例,目前三元方形电池能量密度接近300Wh/kg,软包电池已达到330Wh/kg;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也已突破360Wh/kg,预计到2025年将实现400Wh/kg;未来锂硫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600Wh/kg。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2023年将量产麒麟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72%,能量密度可达255Wh/kg,支持5分钟快速热启动及10分钟快充,届时将轻松实现整车1000公里续航。”
“今年年底,我们会有一款360Wh/kg的固态电池小批量生产,预计明年下半年就可以规模化的量产。”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俞会根告诉《新能源汽车报》记者。
此外,国内多家整车厂正在布局大功率快充。目前乘用车快充功率大约为50-150kW,下一步快充功率将提升到350kW,充电10分钟可行驶400公里,可以应用在高速公路休息区等场景,缓解充电等待焦虑。
今年4月,广汽埃安发布A480超充桩,充电功率达到了480kW,峰值功率可达电压1000V,电流600A,可通过云端智能调度匹配柔性充电,根据电网负荷来匹配功率,便于更好的普及。
技术多元化发展
全产业创新势头迅猛
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部件,其技术发展趋势是行业最关心话题之一。短期来看,技术路线相对明确,三元与磷酸铁锂各具特色,适用不同的细分市场。长远来看,相关技术正在积极布局,并呈现多元化发展,未来想象空间巨大。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白厚善称:“我们材料生产商一直在观察,到底哪种电池将来会成为主流?因为电池是一个重资产行业,财力一旦投下去很难改变。目前,我坚持三元电池会成为主流方向的观点,同时我认为固态电池技术未来一定会成功。”
欧阳明高院士表示,从技术方面来看,钠离子低温充电、快充性能表现十分突出,锰酸锂、锰酸铁锂等锰基固态电池经济性、低温性能表现优异,两者凭借各自优势,均已进入行业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布局之列。未来,动力电池很有可能出现更多材料体系方面的创新。
目前,国内各动力电池企业都在推动电池结构设计方面的创新,有软包、硬壳、圆柱之分,有长刀、短刀之别,更有CTP、CTC、One-Stop、麒麟电池等层出不穷,各有各的优势,在推动电池包体积利用率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势头迅猛。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还与储能产业息息相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创新驱动、提升安全水平、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四个方面着力,加快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资本抢投固态电池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