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冲刺锂电池的“新贵们”,自己也在担忧产能过剩?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2-07-09 18:07:07 点击量:275

浩博电池网讯:在“双碳政策”“双积分”加持之下,锂电池行业被“赋予”了长期发展价值。或许因此,非锂电行业的上市公司纷纷跨界锂电池掘金,有的是基于主业延展,有的则完全是外行。对此,有分析认为,一个风口的出现对参与其中的公司都是发展新机会。


在上半年市场收官之际,上市公司跨界锂电池的盛况也告一段落。据《红周刊》不完全统计,上半年,上市公司扎堆布局锂电池,这其中既有钛白粉类与锂电池行业接近的行业公司,也有如医药、羊绒、基建等完全跨行而来的公司。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跨行布局锂电产业行为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一些企业通过“弃旧迎新”,有望迎来转机,因为不转型就会面临生存危机。但对于转型的成效则需要“从长计议”,因为即便搭上快车,有的企业也仍将有可能会面临“中途下车”的失败结局。


“双碳政策”“双积分”加持


企业扎堆跨行布局锂电池


上市公司跨界锂电池成了上半年市场的一道风景。仅在6月份,以化学药品为主业的海辰药业宣布募资投建年产5000吨的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主营为建材、环保业务的金圆股份发布了一项收购锂矿企业股权的公告。


《红周刊》注意到,今年以来,除海辰药业、金圆股份,包括索通发展、金浦钛业、宋都股份等多家公司通过收购、新建项目等形式向锂电池领域布局。如索通发展4月28日称,拟收购主营业务为电容器、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欣源股份;金浦钛业5月29日公告称,拟建设2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20万吨/年磷酸铁锂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一体化项目。此外,宋都股份等企业也于近期发布了相关布局锂电池的相关公告(附表)。据不完全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至少有数十家公司公告跨界锂电池产业链的相关进展。


事实上,企业跨行布局锂电池的行为多次引来监管层的问询函。另外,市场对于企业跨行布局锂电池的行为也是褒贬不一,不乏一些企业还屡屡被贴上“蹭热点”的标签。


对此,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红周刊》表示,企业跨界布局锂电池行业是合理的现象。“从宏观的产业背景来看,随着‘双碳政策’‘双积分’等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密集出台以及传统燃油车排放标准升级等,都会刺激新能源汽车未来的销量增长。即便受到疫情影响,今年以来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旧保持了翻倍的增长。而这种快速的增长并非短期的现象,而且是未来长期的趋势。所以,目前的锂电池产业正处于风口期,未来具有巨大的增量空间。企业跨界布局锂电池赛道的行为,本身是‘无可厚非’的。”


锂电“新贵们”


存资金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当前来看,“跨界”锂电池的企业多属于传统行业且部分企业成长性表现不佳,企业期望通过跨界布局新兴成长行业以谋求新利润增长点,但这一目标可能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四川路桥是跨行布局锂电池较早的一家企业。6月10日,其最新宣布拟以现金方式出资4.3亿元收购具有丰富黄磷资源(生产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重要原料)的金川公司100%股权。对于此次收购意图,《红周刊》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四川路桥,对方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施工板块目前仍占我们营收的80%以上,但基建市场不可能一直存在机会。基于这样的考量,目前通过新的领域以此来进行转型升级。”


有同样情形的还有宋都股份,其表示,“现在的房地产主业是比较难做的。因为锂电池近几年的发展非常好,我们希望在锂电池领域谋求一些新的机会。”据财报数据显示,公司2020年以及2021业绩连续两年出现下滑,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继续下滑131%。


不过,锂电项目通常需要较大投资。比如中银绒业6月9日对外披露称,子公司已取得年产8万吨的磷酸铁锂项目环评批复,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红周刊》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中银绒业,对方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收购的企业产能比较小,年产是4200吨,目前准备扩产,但只是通过了环评,之后才能正式开建。公司目前主要涉及的是材料端的磷酸铁锂生产,并非电池或者需要更多技术储备的高端材料产品,因为具有相关的前期技术储备,所以在生产端方面是有保障的。毕竟受到资金、产能的限制,还无法与拥有大资金的企业相对比,但这对于任何新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都是一样的,都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我们的采购端是锂矿,我们会通过采购的时机、材料的量等举措来控制成本。”


《红周刊》注意到,2018年、2019年,中银绒业连续亏损超过20亿元。


张翔对此表示,“像基建、羊绒等这些传统产业目前大多是产能过剩的,这些企业如果一直坚守它们的现有业务,有可能很快就关门倒闭。但通过切入新能源领域,迎来新机会的概率将大大增加,而这也将会引起投资者的兴趣。”


具有业务“链接”的跨界相对占优


但仍需长期观察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一些“跨界”锂电池且在资源、产业链等方面具有协同性的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比如钛白粉企业、医药企业等。


《红周刊》注意到,从近期跨行加码锂电池的企业来看,钛白粉领域的企业最为密集。据不完全统计,自二季度以来,即有包括金浦钛业、中核钛白、安纳达等多家钛白粉企业宣布布局锂电池领域。据了解,由于钛白粉企业可以将生产钛白粉的副产品硫酸亚铁直接用于制备磷酸铁,所以钛白粉“跨界”锂电池本身具有产业链等方面的优势。


同样,医药领域也与锂电池相关材料存在关联。《红周刊》注意到,医药也是近期密集布局锂电池的行业之一,如富祥药业。对于主业医药制造与跨界锂电项目是否具有协同性,《红周刊》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富祥药业,对方董秘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应用场景来看,属于不同的领域,制药主要用于抗病毒、抗感染等,VC主要用于动力电池,最终会运用到汽车上,但从生产工艺来看,这两种业务都是通过化学合成来做的,另外,在生产制造方面,包括质量控制、安全环保等方面是相同的。如果普通人进入厂房,很难看出来是在做VC还是做医药。但也担忧产能过剩情况,因为很多企业都在布局,开始阶段比的是时间和速度,以及质量和成本方面的控制。”


除了钛白粉、医药,矿物制品领域也与锂电池具有相关性。“之前我们的主营产品属于电解铝行业,下游是电解铝企业,当前的收购主要拓展锂离子电池,本身是不同的领域。但是这两个行业是具有高度相似性的,无论在原材料还是生产工艺上,只不过有一些特特定的环节,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红周刊》以普通投资人身份致电矿物制品行业的索通发展获悉。


在张翔看来,因为锂电池正处于行业的加速发展期,投资锂电存在相对明显的机会。“现在投资锂电行业的风险比投资造车要小得多,因为目前造车的产能过剩现象是非常明显的,而锂电行业现在还是处于一个良性发展的状态。但判断一家企业的跨界投资的行为是否是成功的,则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观察周期。”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