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需求一派火热之下,如今储能也闹起了“电池荒”。
据中国能源报10月18日消息,由于电池供不应求,已有储能企业被迫暂停接单——“整年都在全国各地跑项目,但眼下不得不提前收尾”。自9月底开始,类似情况颇为普遍且形势愈演愈烈。
还有多家电池厂商表示,储能电池供不应求,现货已排期到明年;且“即使有货,数量也非常有限,出现‘价高者得’的情况”。
实际上,此前已有多家储能厂商“诉苦”电芯供应紧缺,例如:
科士达之前透露,储能电池的电芯相对紧缺,价格相对较高,占产品成本比重较大
金冠股份也曾表示,受储能电芯涨价及供应短缺影响,一些项目投资推动缓慢。
在国内某头部光储龙头企业中期财报交流会上,管理层提及,长期来看,户用储能与电网的友好、跟家用电器的匹配和充电桩的适配等方面软实力是关键,但中短期而言,1-2年电芯的供给瓶颈是关键。
此外,GGII9月也发文指出,电芯紧缺已成为困扰(户用储能)行业壮大发展的最大隐患风险。
为何会出现短缺?
一方面,年底并网要求驱动下,储能电池需求集中释放。
此前,国家能源局提出,进一步推动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成并网,按期完成2022年承诺并网目标,加快配套储能调峰设施建设,确保同步建成投产。
华能清洁技术研究院储能技术部主任刘明义称指出,“此次储能电池短缺是可以预见的”,上半年处于成本考虑,一些新能源项目拖延建设节奏;Q4为完成年底并网要求,不得不集中购买电池。
另一方面,储能厂商还必须与新能源车“抢”电池产能。
刘明义表示,相比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规模,储能电池的市场盘子还偏小,议价能力也较弱。
中国能源报今日文章中,也有企业人士坦承,“储能建设成本比项目规划时上涨了一大截,即使想尽办法拿到电池,还要给高价,算不过账来。”因此,公司部分新能源项目已将并网时间后延至明年第一季度。
总体来说,海内外极为旺盛的储能市场又进一步推高了电池需求。综合近期多家机构数据:
国内9月36个新型储能项目开标,总容量6.05GWh;同期44个新型储能项目招标,总计规模12.59GWh。欧洲户储订单普遍已排至明年4月。美国上半年储能新增装机2.125GW、5.843GWh,同比增长239%和173%。
旺盛的需求下,也有储能厂商“先下手为强”。例如科陆电子此前一口气与四家锂电池公司签署采购协议,2023-2025年意向采购量达16GWh。
缺的究竟是什么电池?
“主要短缺的是280Ah大电芯。”企业人士介绍。
当前,储能电池市场中,大型储能是主要应用市场,电芯以280Ah以上为主,向更大容量、低成本、长寿命和高安全方向发展;而户储则以100Ah以下小电芯为主,圆柱、软包、方壳封装形式均有。
值得一提的是,储能电池采购或项目招标普遍要求单体电芯容量达到280Ah及以上。
相比小容量电池,280Ah大电芯拥有多重优势:
(1)能量密度更高,在PACK端零部件使用量减少,成本优势凸显;
(2)大容量电芯在安全性方面也得到显著提升,对于长时储能场景的运用也更具优势;
(3)大容量电池BMS管理难度较低。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280Ah电芯已成为电池厂商的布局重点之一。据GGII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11家公司已有相关扩产计划。
此外,蔚蓝锂芯、孚能科技与欣旺达近期发布的扩产公告中,也均已明确提及储能电池。
长期来看,刘明义认为,储能电池供不应求是阶段性的,电池绝对产能充足,随着大量新增产线达产,预计明年供应短缺问题将得到缓解。“这是一个市场博弈的过程,若电池涨价太高,供应短缺,新能源企业算不过来账,有些项目宁愿不做了。”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电池供不应求的背后:优质产能不足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