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就拟公告的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四批)公开征求意见,本批次白名单企业共计41家。
如果此次公示通过,加上此前已发布的三批名单,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将超80家。
同时,进入11月后,碳酸锂价格创下60万元/吨的新高,锂资源的稀缺性再次凸显,加速动力电池回收也更为迫切。
“电池回收产业不断有优质企业涌入并不意外,进入白名单有比较严苛的准入门槛,包括设备、工艺、技术、场地、人员,不是一下就能进入。”万创投行创始合伙人段志强表示,随着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发展,白名单扩容势在必行。
多家上市公司下属企业上榜
2018年9月,工信部发布首批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宁德时代旗下邦普循环、华友钴业旗下华友钴新材料、格林美旗下格林美新材料等5家公司上榜。
随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工信部又相继发布第二批次22家、第三批次20家白名单企业。
公示信息显示,第四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名单共包含17省市41家企业。从区域分布看,江西、湖南上榜数量最多,均为5家,其次为广东,上榜数量为4家。从企业类型来看,宁德时代、格林美、华友钴业、南都电源、旺能环境等多家上市公司的下属企业进入了此次白名单。
对此,上海钢联新能源事业部动力电池分析师王学雷表示,白名单扩容意味着更多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符合规范条件,市场运作将更加规范。
实际上,上述这些上市公司已经在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不断发力。
11月14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2022年高工锂电年会上表示,宁德时代旗下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建设电池回收网点221个,2021年回收废旧动力电池资源全国占比50%,排名稳居第一。
据悉,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能量回收系统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等。宁德时代持股52.87%,为第一大股东。
此外,博世科近日的公告显示,其与华友钴业的全资子公司广西华友新材料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新能源电池材料回收利用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新能源电池回收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随着白名单企业的增多,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将更加规范。
“动力电池产业本身所具备的技术更迭未来也会继续优化,与之相对应的电池回收产业处于爆发前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参与者来为行业添砖加瓦。”段志强表示。
电池回收亟须发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增加,退役的动力电池也越来越多,动力电池回收迫在眉睫。
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今年1月至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达372.1GWh,同比增长176.2%。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到2025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累计137.4GWh,需要回收的废旧电池容量将达到96万吨。
宁德时代有关人士也表示,动力电池装机量会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而持续走高,未来电池回收处置需求将不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时间以来,碳酸锂价格创新高、锂矿海外开发受阻等多个因素叠加,导致锂资源短缺的矛盾愈发突出。
光大证券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表示,回收端的锂占供给的比例不断提升,锂电回收作为“城市矿山”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动力电池回收有助于缓解锂资源区域约束、锂价格因素掣肘。
在这样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亟须进一步加速。
格林美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长期来看,原料大部分将来自于回收端,而原矿资源仅是补充。在现阶段必须布局矿产资源,以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而未来的重点在于回收,这也是公司的长期规划。公司计划到2026年动力电池回收量将达到30万吨的规模。
不仅是格林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持有相同观点。曾毓群表示,宁德时代正在加强电池材料的回收利用,到2035年后,宁德时代循环利用退役电池中的材料可以满足大部分市场需求。
段志强表示,随着技术、规模、供应链体系以及相关的资源不断叠加在优质的产业和企业中,使这些企业能够有能力、有资源去进行更多的技术研发,最终有望实现整个动力电池回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更多锂材料循环利用。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