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已经量产装车?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还低三成?测试数据超预期?
种种传言、报告乃至“小作文”,又将钠离子电池(下称“钠电池”)推上了风口浪尖。
24日,钠电池板块全线爆发。截至收盘,华盛锂电涨逾16%,鹏辉能源涨逾12%,多氟多、丰山集团、传艺科技等多股涨停。
“期待值”拉满
钠电池量产预期乐观
据业内人士介绍,当天板块大涨,或与相关上市公司钠电池生产测试数据较好有关,这强化了市场对于钠电池量产的乐观预期。
23日,多氟多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钠离子电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线,正在进行各类评测。公司正在与下游意向客户积极接洽,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
此外,还有市场传言称,鹏辉能源钠离子电池已装车宝骏ki-wi。对此,鹏辉能源工作人员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传闻不实。公司钠离子电池仍未实现量产,仍处于测试阶段。
去年以来,由于锂价飙升,锂离子电池价格居高不下,这也让市场对成本更低廉的钠电池替代方案“期待值”拉满。
钠电池成本低30%?
专家驳斥
在“期待值”拉满的同时,各种真假难辨的钠电池量产传闻同样充斥业内。
11月24日,各大新能源交流群里流传着某券商今年3月发布的研报,该研报称钠电池成本比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低30%。
记者查阅研报发现,该份报告提出钠电池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包括:
□钠是地壳中含量较高的几种元素之一,比锂丰度高2-3个数量级,原材料碳酸钠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稳定,过去十年价格保持在1000-4000元/吨;
□钠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多选用铁、锰、铜等元素,几乎摆脱对于丰度较低、价格昂贵的镍、钴元素的依赖,且选择范围更广;
□负极所用硬碳工艺要求更低,具备低成本潜力;
□钠离子负极集流体可使用更为廉价的铝箔替代传统锂离子电池中的铜箔集流体,从而进一步降低电池成本。
图片来源:某券商研报
图片来源:中科海纳官网
然而,该研报观点遭到了业内专家的驳斥。
不少业内专家认为,目前,钠电池相较传统电池路线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短期内,钠电池难以实现大规模量产和商业化运用。钠电池步入成熟发展阶段仍亟待产业链布局的进一步完善。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表示,理论上,钠电池可广泛应用在电动两轮车、低速电动车、储能等领域。两轮车领域虽已有订单,估计完全装机出货至少在2023年初。预计钠电池实现产业化发展将在2025年之后。
吴辉表示,从成本看,2021年钠电池实际生产成本约0.7元/Wh,甚至高于1元/Wh。而当前行业平均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约0.51元/Wh左右,三元电池0.64元/Wh左右,而当碳酸锂价格涨到50万元/吨时,相应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成本都接近1元/Wh,钠离子电池现阶段相对于锂电池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
专家驳斥
短期内装车不现实
钠电池有待时间检验
“钠离子电池目前处于产业化的前期。”吴辉说。
他表示,从产业链培养方面来看,一是钠离子电池的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化程度不高。二是多数企业仅仅具备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原材料的研发成果或者处于正在布局的阶段。因此,目前钠离子电池的产业链布局尚不完善,具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在生产设备和制备工艺方面尚不成熟,故钠离子电池在产业链培养上仍然存在较大缺陷,对钠离子电池形成规模化生产造成较大的制约影响。
“从铅酸到锂电的转型,很难有铅酸企业真正转型做锂电很成功的。但是锂电池企业做钠离子电池相对比较容易,未来在钠离子电池产业中,能够崛起的企业,有可能还是现在的锂电池企业。”吴辉说。
另有业内专家指出,理论上,钠电池生产成本较磷酸铁锂电池低30%是可行的,但目前仅停留于纸面,这仍需要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合力发展。短期内,钠电池装车也是不现实的。锂电池上游原材料疯涨的态势已得到遏制,未来电动车产业有望健康发展。
显然,钠电池究竟行不行还有待时间来检验。在此之前,很多方面都还未有定论。
正如一位分析人士在朋友圈的留言:“尊重产业,实事求是,不能为了炒股脸都不要了。”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