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电池行业迎来扩产潮。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今年以来,亿纬锂能、赣锋锂业、比克电池、孚能科技等企业公布了动力储能电池扩产计划,百亿级投资金额成为“标配”。
业内人士表示,2023年新能源车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叠加储能市场崛起,行业优质产能供不应求,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企业纷纷扩产
1月31日,亿纬锂能宣布扩产计划。根据公告,子公司亿纬动力拟在荆门高新区投资108亿元,建设6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线及辅助设施项目。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于1月19日公告,拟在简阳市投资约100亿元,建设20GWh动力储能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同样在1月31日,东方盛虹母公司盛虹控股集团60GWh储能电池超级工厂和新能源电池研究院项目签约落户苏州张家港市,总投资达306亿元。
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百亿级投资金额成为项目“标配”。1月19日,赣锋锂业公告,子公司赣锋锂电拟与三峡水利、东方鑫源在重庆市涪陵高新区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4GWh动力电池项目和年产10GWh电池PACK装配生产线及相关配套。1月28日,比克电池大圆柱生产基地落户常州,项目计划总投资130亿元,规划建设30GWh大圆柱电池产线及国际化研发中心。
为进一步推广公司最新动力电池解决方案的综合性优势,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并为主要客户就近配套产能,孚能科技1月29日公告拟在广州投建年产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
对于扩产项目普遍投资金额较高的原因,盖世汽车研究院总监王显斌告诉记者:“动力电池行业具有高资金、高技术壁垒的特征,1GWh生产线对应投入金额达3亿元-5亿元,同时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保持优先地位。”
动力电池需求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关系紧密。盖世汽车研究院预计,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增速在30%-40%,销量达930万辆。高工锂电预计,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超800GWh,同比增长80%左右。
动力和储能并进
记者注意到,不少动力电池厂商扩产计划中涵盖储能领域。
据亿纬锂能工厂规划部总经理韦娜介绍,在荆门建设的60GWh超级工厂将量产亿纬锂能全新一代储能电池LF560K.“其配套的储能电站运营成本可低于抽水蓄能电站,满足储能市场大规模、高经济性需求。”
根据赣锋锂业公告,公司拟在东莞投资建设年产10GWh新型锂电池及储能总部项目,计划总投资50亿元。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储能成为锂电池企业的第二增长曲线。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资源可得性高、安装灵活、建设周期短,2018年以来装机规模快速增长,2020年全球新增储能装机中超80%为电化学储能。
产能或结构性过剩
值得注意的是,在电池厂商跑马圈地扩张产能时,产能过剩质疑声音渐起。
光大证券电新团队测算,2023年全球锂电池需求约1083GWh,包括动力、消费、储能等场景,而产能约1800GWh.东吴证券预计,2023年全球电池供给产能将达1498.7GWh,而动力叠加储能电池需求量为1195GWh.不过,优质产能仍然供不应求,电池厂竞争将加剧,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在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看来,对于一个市场高速扩张的行业来说,产能建设会适度超前。墨柯表示:“企业扩产是一个长期规划,并非一次性把资金、资源全部投入,而是分期建设。每个阶段产能建设完毕后,要看当期的产能利用率,包括外部环境等,然后决定下一期建设是否有所调整、是否延期。”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