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雄韬股份披露2023年半年报,营收21.11亿元,同比增长24.07%;归母净利润近1.06亿元,同比增长40.96%。但其“含氢量”下滑,燃料电池业务的营收占比已不足1%。公司氢能失势,多次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原计划投入近3.5亿元的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项目至今建设进度为0。
7月30日晚间,雄韬股份(SZ002733,股价16.83元,市值65亿元)披露了半年报,公司2023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24.07%;归母净利润近1.06亿元,同比增长40.96%。不过,作为氢能概念股的雄韬股份,“含氢量”却有所下滑,“燃料电池”业务的营收占比已不足1%。
氢能失势从公司的同日公告也可见一斑。一份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显示,雄韬股份2020年的募资项目中,计划投入近3.5亿元募集资金的武汉、深圳两地氢燃料电池产业相关项目至今建设进度为0。在锂电池迅速发展的势头下,雄韬股份也计划将3亿余元的募集资金转投锂电池项目。
氢燃料电池募投项目多次延缓
近几年来,雄韬股份多次面向市场募集资金,用于氢燃料电池研发和生产,但相关项目却时常变更、延期。
2016年8月,雄韬股份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募集9.35亿元资金,用于“10亿瓦时动力锂电池新能源建设项目”“燃料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等,其中前者最初拟投入募集资金7.97亿元,后者则为1.2亿元。
此后,雄韬股份在2018年1月和2022年10月两次召开董事会,分别调减“燃料电池等项目研发中心及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开发项目”投入资金1270万元和9100万元。至今已近7年,截至2023年6月30日,该项目的进度仍停留在70.15%,使用募集资金仅1143.51万元。
雄韬股份另一项更大的氢能领域募投项目进度也为0。2020年,雄韬股份发布了总金额不超过9.95亿元的增发方案,其中5.23亿元拟用于“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2亿元用于“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产业园项目”,9200万元用于“深圳雄韬氢燃料电池电堆研发项目”。而2023年7月30日公告显示,上述前两个项目承诺投入资金分别调减到了3.36亿元和1.29亿元,并且至今进度为0。
雄韬股份表示,将变更目前“武汉雄韬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剩余的3.36亿元资金,用于锂电池产能建设。
氢能收入占比跌破1%
雄韬股份主要目前产品有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大品类。根据2023年半年报,雄韬股份1~6月实现营业收入21.11亿元,同比增长24.07%;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增长40.96%。
分产品来看,雄韬股份蓄电池及材料(铅酸蓄电池)、锂电池、燃料电池(氢燃料电池)分别实现营收9.53亿元、10.23亿元和651.73万元,占总营收比重分别为45.14%、48.45%和0.31%。相比之下,2022年上半年燃料电池的收入约为4466.48万元。
长期以来,氢燃料电池一直被雄韬股份视为战略发展方向之一。雄韬股份描述道,公司已实现在氢能产业链上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产品也涉及车型广泛,有公交车、重卡、物流车、环卫车等车型。
在2021年,雄韬股份曾因巨大的氢能产业链研发费用投入,在近几年首次录得4.22亿元的亏损。2022年11月,公司董秘刘刚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前期投入较大,氢能电池的订单利润比较可观,毛利率可以达到百分之二三十以上,“并且随着今年(即2022年)全国多地对氢能支持政策的出台,预计第四季度到明年(即2023年)会出现订单的增长。”
现在看来,公司彼时的判断未必准确。7月31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通过微信再次咨询刘刚,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但从公司半年报中,相关原因也不难找到:燃料电池成本依旧较高、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导致现阶段终端用户实际用氢成本较高。燃料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情况与锂电池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开拓与推广不及预期。
【责任编辑:孟瑾】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