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7月28日,欧盟官方公报正式颁布了欧盟关于电池和废电池的法规(EU)2023/1542(简称“欧盟新电池法规”)。新法规规范了电池从生产到再利用和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确保其安全、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这对我国电池及其配套化工企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欧盟新电池法规的管理对象包含了5类电池,即便携式电池、工业电池、轻型运输工具电池、SLI电池以及电动汽车电池。该条例可被看作是“欧盟绿色协议”的升级版,进一步对电池的可持续性、安全性、标签、标识和信息方面以及电池一致性方面提出了要求,规定了生产者延伸责任、收集和处理废电池以及报告的最低要求。同时该法规还对将电池投放市场或投入使用的经济运营商规定了电池尽职调查义务,以及在采购电池或包含电池的产品时的绿色公共采购要求。
统计表明,近年来中国产电池在欧盟的市场份额逐渐扩大,从2020年的14.9%上升至2022年的34%。中国电池企业若不想失去欧盟这个巨大市场,那么欧盟新电池法规就是绕不开的最基础门槛。中国电池企业可能会因为复杂的标签与数字护照体系而面临合规风险,可能会因为可再生原料供给的不足而难以满足法规最低阈值,也可能会因电力碳强度较高而降低自身的行业竞争优势。
欧盟新电池法规的发布无疑给我国电池及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挑战,行业企业该如何应对这次“大考”?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一是制定统一的电池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论,并建立中欧互认机制。我国的电池产业链布局较早,产业链较为完整,但我国在电池碳足迹核算与方法论方面仍有留白,应尽快推进电池碳足迹统一方法论和标准的研究,建立产品碳排放管理体系,推动与欧盟建立电池碳足迹管理互认机制,这对保证我国电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非常重要。
二是围绕原材料开采、制造和回收利用,建立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行业口径一致、标准一致的数据库。支持行业内可共享碳足迹的数据获取、存储、挖掘和处理分析,为电池全产业链碳足迹评估提供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挥中国产业链完善、应用数据丰富的优势,针对碳足迹、ESG、回收溯源、梯次利用等实际管理需求,研究设计我国电池的产品电子护照,并将其作为我国电池行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管理工具。
三是加大技术革新力度。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应从经济、社会和环境等角度整体考虑未来电池技术可持续性,重视电池制造、使用和回收全生命全周期的碳减排技术。研发高效、低成本、长寿命、智能化电池材料及电池系统技术,提升电池产品的安全性能,顺应电池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多方共建废旧电池回收体系,以提高电池回收效率与材料回收水平,调整生产布局以利用更多低碳电力,从而规避违规风险。
长远来看,欧盟新电池法规对我国电池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可促进电池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高质量发展。中国电池行业应积极应对这次“大考”,变被动为主动,提升技术革新与电池品质,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推动电池产业绿色转型。
【责任编辑:孟瑾】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