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在今年的投资者日上,特斯拉曾公开其“宏图计划第三篇章”。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未来全球最终将需要240TWh能源储存容量(包含且不限于电站储能、汽车电池)。他称,这将是一条通向“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再生能源”之路,前路一片光明!
“新能源电池的应用范围很广阔,包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储能),市场空间很大。”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指出,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也不等于电池渗透率,除了乘用车新车的渗透率,其他领域的电池应用未来仍有十倍以上空间。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自不必多说。有业内机构预测,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装车量有望达到794GWh。保守估计,到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突破2000万辆,对应的动力电池需求将超过1600GWh。另外根据Bloomberg NEF的预估,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2700GWh。
储能也是比肩动力电池的万亿级大市场,当下全球储能市场正在加速爆发。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122GWh,同比增长177%。有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56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
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鹏辉能源、远景动力、孚能科技、捷威动力、中宏科创等在内的众多电池企业,都在积极布局储能电池赛道。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企业凭借磷酸铁锂体系以及制造优势,实现份额快速扩张。
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TOP5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三星SDI和瑞浦兰钧,中国企业占据五分之四席位。其中,宁德时代出货为47GWh,全球市占率达到43.4%;比亚迪、亿纬锂能出货量也都超过10GWh。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下降,电动船舶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国际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24年全球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将达到7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5亿元)。市场调研机构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预测,到2027年全球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将达到10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70亿元)。
众多电池企业争相布局。根据中国船级社(CCS)官网披露的信息,目前CCS已向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瑞浦能源、赣锋锂电、力神电池、鹏辉电源、星盈科技等几十家企业发放锂电池相关产品型式认可证书,认证产品覆盖电芯、模组、BMS和电池包;截至目前,大部分电池企业认证的电池产品都是方形磷酸铁锂电池。
据了解,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良好安全性、长循环性能,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以及较低的成本,是现阶段船舶动力电池的最优选择。近年来,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BMS电池管理系统发展迅速,充放电倍率的提高使船舶启动更快,动力操控性更好,已经具备了在船舶上推广应用的技术条件。据行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电动船舶用锂电池市场将达到约35GWh。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绿色航空制造业发展纲要(2023—2035年)》,提出到2025 年,使用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国产民用飞机实现示范应用,电动通航飞机投入商业应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实现试点运行。到2035 年,建成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绿色航空制造体系,新能源航空器成为发展主流。
《纲要》提到,面向城市空运、应急救援、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加快eVTOL、轻小型固定翼电动飞机、新能源无人机等创新产品应用,形成以典型场景为导向的电动航空器供给能力、运营支持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能力,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除此之外,《纲要》还对航空用动力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做出具体要求,满足电动航空器使用需求和适航要求的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500Wh/kg级产品小规模验证。
电动航空未来的市场前景异常广阔。中信证券预计,到2040年全球城市空中交通产业将达到1.5万亿美元的规模。
技术革新让新能源电池在更多应用场景有了用武之地,也创造出了规模远超万亿的新蓝海。抓紧机遇,投身新的万亿蓝海,产业链企业已经箭在弦上。
【责任编辑:孟瑾】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储能电池发展是长跑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