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产业政策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3-11-30 17:11:13 点击量:21

浩博电池网讯:

摘 要我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业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选择发展方向相对明确的产业、发挥国家政策的支持引领作用、通过供给侧补贴发挥市场选择作用、通过逐步降低补贴强度加强企业创新激励等方面。产业政策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推动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未来产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国家政策

  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及早实现碳中和,以避免由于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带来灾难性后果,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低碳产业。由于新能源在发展的早期不具有与现有产品竞争的性能和价格优势,因此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无论在科技创新还是在产业化方面都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目前已处于全球较为领先的地位,国家政策的推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情况

  2001年,我国“十五”期间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对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定义,对企业生产资格、产品管理等作出规范。这个文件也被业界视为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开端。2008年奥运会期间,出现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其中有595辆节能与新能源车、50辆锂离子电池奥运大巴。2009年3月,国务院发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同年我国启动了“十城千辆”计划,主要涉及公交、出租、公务、市政、邮政等领域。国内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在城市运营车辆上率先开始,由于技术薄弱、充电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截至2012年底最终只有7个城市实现了1000辆的目标。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后,我国及时调整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研发路线。2012年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以纯电驱动为战略取向,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B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一年后国家建立空气重污染预警制度,北京率先对新能源汽车的牌照给予优惠且不受限行管制。同时,高额的补贴、免购置税等一系列推动措施,使得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意愿大大增加。新能源汽车的发力群体开始由运营端(B端)转向消费端(C端)。随着市场需求被补贴等优惠政策激发出来,大量车企入局,电动汽车产业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针对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国家适时出台相应政策,比如有针对性的补贴续航里程更高、能耗更低的汽车,且财政补贴逐年退坡。同时,国家出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和《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加快充电桩等新一代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提供了便利。2018年,我国宣布取消汽车制造行业的外资限制,尤其是新能源制造领域。不少国外新能源汽车企业入华,促进了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成长。这一方面激励本土传统车企或造车新势力发展;另一方面带动了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2019年开始,补贴政策进一步退坡,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企业经历“大浪淘沙”,头部企业出现,整个行业朝着高质量方向迈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和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从2012年底的2万辆大幅攀升到2022年5月底的1108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00万辆的国家。自2015年起,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车销售车辆主流,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更加广阔。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飞速发展。一是产业规模持续提升。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拥有超50家动力电池配套企业,有效总产能由2016年63GWh/年上升至350GWh/年。2022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供应保障(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创新联盟)。二是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从技术水平看,掌握了基于正向开发的底层控制技术,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相比2012年提高1.3倍、价格下降80%,支持车辆续航里程最高超1000千米;充电速率明显提升,部分车辆已具备3C快充能力;安全防护有效改善,涌现出“刀片电池”“弹匣电池”等创新技术和产品;产品竞争力提升也助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142.8%,占全球总装机量的一半以上。全球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占6席。三是产业链配套不断完善。我国已建立电池材料供应体系,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已完全实现国产化供应,产品性能与成本水平位居前列,并实现海外布局和大规模出口。铜箔、铝箔形成完整产业链布局,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全套生产装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关键工序的装备国产化率达84%。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建立,持续推动关键材料循环利用。从配套环境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充电桩261.7万个、换电站1298座,形成全球最大充换电网络。

 二、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成功的原因

  我国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成功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市场机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选择发展方向相对明确的产业

  高度的不确定性是未来产业的典型特征。由于较大不确定性的存在,政府无法像在追赶阶段那样,对一样成熟的但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的产业选择特定的企业和技术路线加以支持。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其特殊性,虽然具体的技术路线无法预测,但是在全球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气候变化协定——《巴黎协定》、主要大国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时间表的情况下,在交通运输这一主要能耗和碳排放产业领域实施节能减碳就成为一项确定的任务,由此形成的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就成为一个发展方向比较明确的市场和产业。

(二)发挥国家政策的支持引领作用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产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我国本土企业从技术到规模落后于国外先进企业。同时作为替代燃油汽车的新产品,电动汽车无论在性能还是价格上都不具有优势,市场的接受程度较低。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工程开发,以及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环节需要巨大投资,企业无法在较短时间仅凭个体努力得到较好回报,缺乏研发和制造电动汽车的动力。因此,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的技术研发、大规模生产,市场推广和终端配套设施补足,都需要国家政策的扶持来推动产业发展。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自2001年开启“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大致经历了战略规划期、导入期和成长期三个发展阶段。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扶持政策对于维持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三)通过供给侧补贴发挥市场选择作用

  尽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需求明确,但是具体的技术路线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最终的胜利者往往是选对技术路线和市场应用场景的企业,反之,市场的失败者很有可能是选错了技术路线或者应用场景,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如果政府直接采购某一具体企业的产品,则有很大的概率选错技术路线。因此,政府在对新能源汽车支持过程中,选择了对用户而不是直接对汽车生产商的支持政策。政府对最终用户进行补贴,实际上就在市场侧引进了竞争机制。最终用户从自己利益最大化出发,会选择给自己带来最大价值的产品,这会向企业释放出用户需求特点的信号,不但能够引导企业向这个方向推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而且企业间的竞争会向企业施加巨大的压力,成为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动力。

(四)通过逐步降低补贴强度加强企业创新激励

  德国古典经济学家李斯特在他的幼稚产业保护理论中指出,国家对于重要的但当前缺少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政策以提高其竞争力,但是保护需要有恰当的期限,一旦达到竞争力提高的目的就应该撤销保护政策。国家如果对未来产业保持同等强度的支持,会产生两方面后果:一是企业通过获得政府补贴就可以实现盈利,因而缺少开展创新的动力;二是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政府难以承受不断增长的补贴额度。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政府实施补贴退坡政策,使产业发展早期企业能够获得利润并开展持续的创新。随着新能源汽车性能的提高、市场需求的增长、成本的下降,企业需要越来越少的补贴就能够盈利。退坡型的补贴政策兼顾了激发企业投资的动力和强化企业持续创新的动力。

【责任编辑:孟瑾】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