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十三五”时期分散、局部、粗放式发展相比,进入“十四五”后,借助“双碳政策”,统一规划优化的大基地将成为新动力的重要装机支撑。近日,内蒙古、吉林、陕西、青海等省连续公示24.6GW风电和光大基地优化成果,正式拉开“十四五”发展序幕。
填空:该表主要以中央国有龙头企业为统计对象。
从中标业主来看,近期公布的冯光基地中标企业数量已达30家,以央企和地方国企为主,其中国家电力集团、大唐、国电投、湖北电力、三峡为龙头,TOP5企业中标计划均超过2GW。在大型基地项目的竞争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与产业配套伙伴的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仅获得了很小的比例。
详细中标计划方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以4.2GW的总中标计划排名第一,大唐集团和国家电力投资分别以2.38GW和2.3GW的中标计划排名TOP3,湖北电力集团和光氢防砂新动力均超过2GW,华能、三峡、华电均达到1GW以上。作为煤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企业,众所周知,国家电力集团在新增电力投资方面下了很大功夫。
根据各省规划,陕西省近期已建成风光基地12.63GW,其次是内蒙古5.4GW、青海5.3GW、吉林1.4GW,在电源类型上,规划光伏项目达到17.18GW,风电项目达到6.85GW,风光互补、光热项目达到600MW。
事实上,景区基地已经逐渐成为“十四五”规划中的一种主流发展模式。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做好今冬明春电煤供应安排,确保基本民生和经济平稳运行。会议强调,要加快沙漠戈壁地区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
在今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方针大纲》中,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将发展9个清洁电力基地和4个海上风电基地。
从上图可以看出,大型清洁电力基地主要集中在三北、西南、东北地区,这些地区风光资源丰富,是我国可再生能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有丰富的调峰电源,包括水电、火电等。
从各省“十四五”初步规划来看,九大清洁电力基地的部分规划逐步清晰。据透露的信息,“十四五”风景规划目前已超过200GW,主要以大基地、多能力的形式建设,各出资企业都在积极参与。以华能为例,今年4月,华能水电启动开发澜沧江上游10GW光伏10GW水电项目,计划投资约2200亿元,在西藏澜沧江建设大型清洁电力基地。5月,华能格尔木3GW1GW储能多能互补基地规划方案启动招标准备;随后,它在辽宁大连签署了一个5GW的新电力基地。7月,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风光储送”项目————华能陇东多能互补感应电源基地开工。
此前,国家电力局新动力司在介绍“十四五”期间新增电源点方向时,表明优化区域布局、以重症基地支撑发展、以示范项目引领发展、以行动计划实施发展是“十四五”光伏发展思路,将推动重症基地、示范项目、行动计划尽快落实。只有不断加强新能源消费和跨区输送,有序推进光伏发电集中发展,积极推进多元能源互补的清洁电力基地建设,才能建成。考虑在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布局一批1000万千瓦的新型电力基地,在各地推进一批1000万千瓦的廉价光伏发电基地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建设一批农光互补、牧光互补、林光互补、光伏治沙等多种模式的集中式光伏电站。
抱着大基数、大规划的思路,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力局年初联合发布《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开展的辅导意见》。今年5月,甘肃、河南、内蒙古、陕西、浙江等地连续启动源网互补项目申报工作,各省市也将此类项目作为2021年风光项目管理措施中资源倾斜的优先项目。
在宏观政策引导下,主要央企、国企等出资方的发展模式更倾向于集中连片发展。仅今年上半年,中央国企就在中国签约了超过150GW的清洁电力基地,华能以25GW的规划排名第一。
事实上,在“双碳政策”的催化下,集中式地面电站进入基地发展的趋势逐渐明朗。随着风电、光伏进入平价时代,规划效应在项目开发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燃煤基准价较低的三北地区,是最佳选择。基地项目既是稀释项目投资成本的最优选择,也是新电源进入主电源更换阶段时不同类型电源之间的技术互补。
随着各省新的电力基地和UHV输电配套电力项目的不断推出,透露的24.6GW可能只是一道“开胃菜”。在以建设新电力为主要动力源的发展过程中,大基地成为“十四五”乃至未来十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初始政策下新电力的首要发展模式。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磷酸铁 在未来通信行业前景如何?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