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如何正确理解“产能过剩”?

发布者:【浩博电池资讯】 发布时间:2024-05-20 18:05:38 点击量:20

浩博电池网讯:新能源“产能过剩”论调,画风陡变。

  尤其部分主流媒体,去年还在大喊“产能过剩”,博人眼球,最近纷纷改口,贻笑大方。

  这当中有众所周知的原因,但从产业角度,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客观认识,不要被外部“流量”裹挟。

1.“产能过剩”声音被过度放大了

  去年,某全国主流媒体,曾经采访了一位光伏头部企业的负责人,他说全球光伏装机三四百GW,而现在全球产能已经七八百GW,产能过剩一半。

  这个论调,确实震撼,但肯定不对。

  为此,本公众号在2023年12月《光伏能否走出“周期魔咒”?》中做了专门澄清,很多人对“产能”的理解不到位,对“产能过剩”的认识不准确,包括行业内高层,这里重新摘录如下:

  首先要澄清几个概念。

  一是规划产能不等于实际产能,前几年“产能为王”,很多企业为了迎合市场及投资者偏好,投其所好,不断通过“规划产能”来混淆视听,落地能力值得商榷,甚至“炒概念”,“打嘴炮”,结果整个行业自己被自己吹的牛吓死了。

  二是实际产能不等于有效产出,这当中既有产能爬坡的因素,还有良品率的概念,尤其像N型TOPCon这样的新兴电池技术,不再依赖于简单设备采购,对工艺要求极高,而且持续动态优化提升,爬坡速度和良品率差别很大,阶段性有效产出可能远低于外界认知。

  三是产量不等于销量,这个取决于市场端竞争力,最终体现为产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是有多少产能就代表多少销量、收入或利润。

  四是多少产能算“合理”,多少产能算“过剩”?这个平衡点一定不是以暴利为基准,而是以最低合理毛利率甚至盈亏平衡点为基准,这个基准对应的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可能只有50%甚至更低,那么按照2024年全球终端需求500GW来测算,当前可以支撑的产业链“合理”产能超过1000GW,这还仅仅是有资格上牌桌参与竞争的有效产能,再加上众多“氛围组”,真正所谓“过剩”的天花板更高。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看到的规划产能也好,实际产能也罢,更要关注有效产能,合理产能,什么才算过剩产能?我们不能被有效产能之外的无效产能干扰了视线、影响了判断,他们应该被忽略。

  低端过剩,就不算过剩。

  随着“制造端”进入壁垒和“市场端”竞争壁垒的不断提高,加之资本不再稀缺,光伏行业的进入壁垒不断拔高,有钱就能参与的时代,一去不复返。而且,随着各种“新势力”和“炒概念”的退出,“产能过剩”的压力和忧虑,正在扭转并减弱,并逐步回归正常状态。

  需要解释的是,这一轮以光伏组件价格为代表的产业链价格下跌,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N型替代P型的技术迭代因素,不能简单归因于产能过剩。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有些光伏大佬嘴上都在喊“产能过剩”,但行动上都在“大干快上”,小心思无非是想“吓退”那些新势力或者投机分子,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同时也吓坏了整个产业环境,泥沙俱下,最终也一并买单。

  不要再盲目瞎喊“光伏产能过剩”了。

2.站在全球需求角度

  如今,我国新能源产业已经全球领先,尤其光伏、锂电和电动汽车,以及相关的储能等领域。

  作为全球领先产业,必须立足全球市场,必须立足全球需求。这不仅是高度问题,更是觉悟问题。

  如果抛开全球需求的视角,“产能过剩”必然成立,但站在全球市场角度,“产能过剩”尚难成立。

  从这个角度来看,已经不同程度全球领先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必须立足全球市场,不能脱离全球视角。

  最典型的莫过于电动化背景下的汽车产业,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 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以奇瑞汽车为例,2023年出口93.7万辆,同比增长101%,出口占比49.8%。再以宇通汽车为例,海外销量从2021年的17000辆跃升至2023年的32000辆,几乎再造了一个客车市场。

  此外,光伏行业也是突出,2023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208GW,同比增长34%,占国内总产量的比例达42%。

  海外市场渗透率提升,成为过去几年的突出机会,也因此成就了光伏、锂电、电动汽车“新三样”,海外市场高度依赖,与全球市场不容分割。

  这对国内新能源企业而言,必须立足全球市场,如果仅仅盯着国内市场,内卷是必然的,相对过剩也是不可避免的。

  换言之,如何拓展和强化海外市场,尤其是在全球贸易纷争只增不减的历史背景下,是当下新能源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头号战略课题。

  正如本公众号多次强调,海外市场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企业的“胜负手”,既是挑战,更是竞争力。

3.立足先进产能、有效产能

  技术迭代无止境,产能更迭有周期。

  这一点,我们在光伏行业提出了一个“螺旋定律”,具体见2022年3月《光伏行业的螺旋定律与超额利润》,其中重要观点是:光伏行业的长期驱动力是技术迭代,短期驱动力是产能或者资本。

  每一次技术迭代,必然伴随新一轮产能更替。

  在光伏行业,2022年PERC电池占比约88%,到2024年PERC电池占比预计将下降至20%左右,而以TOPCon技术为主的N型电池占有率则从不足10%提升到70%以上。这就意味着,仅仅两年多时间,PERC电池产能就遭遇“灭顶之灾”。

  那是否意味着PERC电池产能过剩了?当然不是,这不是“过剩”,这是被“淘汰”。正如前述所说,“过剩”仅针对有效产能,而已经被淘汰掉的落后产能,属于无效产能,已经不在牌桌上,不应再纳入“分母”的范畴。

  这是产业进化之美。

  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需要立足新技术对应的新产能,这是有效产能;要摒弃旧技术对应的旧产能,这是无效产能。

  产能的更替,既是技术进步的结果,也会是产业进步的需要。我们不能遗憾于旧产能的所谓过剩或者被淘汰,我们也不能深陷于旧技术及旧产能的内卷之中不能自拔。

  当然,这种技术进步看似残酷,却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球领先的底气所在,不断技术迭代,不断产能更替,海外企业根本无法与我国产能进行竞争。

  相反,如果我们过分强调产能过剩,过分沉迷于旧技术及对应的旧产能当中,一定会阻碍技术迭代,一定会阻碍产业进步。

  产能更替,良币替代劣币,是产业良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必然;而产能过剩,则是劣币内卷,只是产业发展的涟漪,不悲观,不乐观。

【责任编辑:孟瑾】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
  • 安全
  • 可靠
  • 环保
  • 高效
  • 高性能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 高安全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 高可靠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