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失效机理简介
随着能量密度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锂离子电池安规测试中,针刺可谓是最为苛刻的条件之一,在各项安规测试中是最难过的一项要求,也是锂离子电池安全测试的重点关注项目。对于由针刺引起内短路、进而引发热失控的现象,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测试条件、荷电状态(SOC)、电池材料(如正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的影响,以及热电耦合仿真等技术等,对针刺机理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索。
首先说一下针刺局部产生的大量热后引发的热失控链式反应,电池材料会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主要包括SEI膜分解,负极与电解液反应,正极分解反应,电解液分解反应,电解液燃烧等,电芯内部发生的副反应温度及放出的热量如下图所示:
针刺试验的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模拟电芯在滥用过程中的内短路,内短路与外短路的主要区别在于热量的累积与释放,外短路的热量只有一部分在电芯内部,而且他是整体产热所以相对容易通过。而针刺造成正负极间短路,短路点集中于钢针刺破的很小区域中,产生的热量高度聚集导致附近的正极材料颗粒分解释氧,然后扩散开来,进而引发强烈的热失控。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过程中,电池内部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并且反应并非独立进行,通常情况下会有以下反应发生:SEI膜分解、负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反应、正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反应、电解液分解反应、负极与粘结剂反应等。这些反应也导致了大量的气体产生,更加劣化了安全性能,例如:其中CO2可能来源于SEI膜的分解、电解液燃烧反应等,CO的产生可能来源于碳氢化合物的不完全燃烧,以及CO2的还原等反应,烃类的产生主要来自于SEI膜分解后石墨负极中嵌入的Li与电解液有机溶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发生的反应,H2可能来源于粘合剂聚偏氟乙烯(PVDF)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在高温下的分解反应等等。
总的来说,锂离子电池的内短路总结为4种短路类型:(1):正负极集流体之间短路(2):负极集流体与正极活性物质之间短路(3):正极集流体与负极活性物质之间短路(4):正负极活性物质之间的短路。其中第三种情况最容易引发电池的热失控现象。是因为:对于电池的热失控,不仅需要考虑产热,还需要同时考虑散热的情况。铜箔和铝箔内短路虽然电流很大、产热很多,但是二者都是热的良导体,热量无法聚集,不足以造成局部高温和引发热失控。而铝箔与负极的短路才是最危险的,原因之一是产热大,二是石墨相对金属而言散热慢。
针刺时的短路电阻(R1)主要由钢针本身的电阻(Rnail)以及钢针与极片的接触电阻(R2)决定的,按照发热量公式I2R计算,总的发热量Q=U2/(R1+Ri)t,对于设计好的电芯,其内阻Ri是确定的(通常容量越小的电芯内阻Ri越大,也就越安全),所以短路电阻R1越小,发热量就越大,这也为我们改善针刺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增大接触电阻以及尽量不形成第三种内短路的接触方式。
下图展示了针刺和外部短路过程中电子转移、锂离子扩散的过程。假设当刺针完全穿透电池时,每个电极都发生独立的短路,电池的放电过程主要为:电子和锂离子在阳极活性物质上产生,其中电子经过铜集流体传导至与刺针的短路接触点,并沿着刺针传导至铝集流体,锂离子经过电解液和隔膜从阳极传输到阴极。
二:针刺实验的影响因素
1:电池容量:不同容量电池针刺的仿真和实测 结果均表明,随着电池容量增大,表面和针孔处的温度显著升高。实测结果表明,容量为 2 Ah 和 6 Ah 的 LiCoO2正极锂离子电池,针刺最高温度分别为 341. 0 ℃、477. 7 ℃。随着容量提升,电池内阻减小,内短路电流变大,局部产生的热量增多,因此,温升急剧增大,热失控风险增加。
2:荷电状态:随着 SOC 的提高,针刺瞬间及针刺后一段时间内温度显著上升。这是因为随着 SOC 的提高,负极的嵌锂程度增大,与电解液的反应活性增强,同时正极脱锂程度提高,热稳定性下降;另一方面,SOC 提高,电压升高,内短路电流增大,针刺热失控风险较高
3:材料组成:正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影响较大。不同正极材料的结构差别很大,相应的热稳定性也有很大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负极材料,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放热峰的位置和强度差异很大,如满电态嵌锂石墨,在 250 ℃ 左右有较强的放热峰,而满电态嵌锂的硬碳和中间相炭微球,在 150~300 ℃的放热峰较弱。这表明,负极材料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也有影响。电解液的溶剂类型、锂盐浓度和添加剂种类,对产气量及起始温度都有影响。隔膜的熔化温度、熔化破膜温度和闭孔温度等,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
4:接触电阻:仿真结果表明 ,随着接触电阻的增大,针孔处的产热减少,电池在针刺时的最大温升降低。
5:针的直径:针刺时,随着针直径的增加,短路电流增大、电压下降速率加快。针刺时,针起到两方面作用:①造成电池内短路,较大直径的针引起的短路面积较大,短路电流较大,因此产热较多;②针本身有一定的散热作用,随着直径增大,针的散热能力增强。通常情况下,针的散热作用相对较弱,因此,一般来说,采用较细的针时,锂离子电池的针刺热失控风险较低。
6:针刺速度:用直径 5 mm 的钢针针刺,当速度为 20 mm/s 时,10 s 内温度迅速升高至 450 ℃,之后急剧下降,保持在 100 ℃左右,未发生热失控;当速度为 40mm/s 时,温度持续上升,直至发生热失控,最高温度达到538. 7 ℃。这是因为针刺速度快,针孔处的热量来不及扩散,发生热失控的风险就大。
三:针刺实验的改善方案:
(1):对集流体进行优化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复合铜箔或者复合铝箔,由于其中间的基底是不导电的聚合物PP/PET,熔点也比较低,针刺时会彻底断开产生孔洞,这样就导致了断路,可有效改善针刺以及挤压安全。。此外,还可以通过打孔箔材实现类似的效果,这方面主要是打孔铝箔,因为铝的熔点较低,打孔以后,在针刺时就容易熔断(Al fusing) ,造成断路的效果。
(2):对隔膜进行优化:通过隔膜或者氧化物涂层优化来避免正负极直接接触的大面积短路,除了降低接触电阻,针刺时产生的高温会导致隔膜收缩正负极直接接触,造成大规模的内短路,产热量会剧增。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可以通过隔膜的涂覆提高其收缩温度);但是考虑到针刺时局部温度可能超过四五百度,也可以在单独涂覆一层固态氧化物进行防护,氧化物热稳定性好,一般500℃也不会收缩的,能够有效防止大面积内短路,减少热量释放。
(3):对正极及电解液进行优化:提高正极材料的热失控温度T2:首先对于LFP材料,其热失控分解释氧的温度是比较高,一般认为在300℃以上,大规模释氧需要500℃以上,改性以后的LMFP材料也继承了这个安全特性。对于三元类材料,热失控温度随着镍含量的增高而降低,一般认为高镍811的分解释氧温度在200℃左右,中镍523在230℃左右,为了提高这个特征温度,一方面可以将材料单晶化,降低反应的比表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在表面包覆热稳定性更好地材料,比如LFP或者一些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来包覆三元;此外,也可以通过掺杂元素来改性。降低电解液的离子导电性,增大电荷转移内阻,可降低电池热失控风险。在电解液中起到这一作用的物质,被称为“热失控延缓剂”。将热失控延缓剂直接加入电解液中,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电性能,单独封装放入锂离子电池内壳,在受到外部机械破坏(如针刺)时释放到电解液中,则可以发挥作用。三己胺(THA)是一种较好的热失控延缓剂,能与隔膜高度浸润,且具有与电解液不相溶的特性,可阻碍 Li + 的传输。
(4):极片涂层:在负极活性层表面涂覆一层产气涂层,当锂离子电池发生针刺(包括毛刺刺穿)、挤压等不正当使用时,产气涂层产生的气体可将正、负极极片隔离,从而避免电池内部短路,防止起火、爆炸。产气涂层一般为偶氮类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或磺酰肼类化合物等,分解温度为 90~250 ℃,同样在正极片的涂层也可以起到阻止第三种短路的形成,减少电芯内部的产热 。
(5):电芯结构方面优化:例如:马甲结构,马甲处直接为铝箔与铜箔内短路,二者接触电阻仅为铝箔与负极间的百分之一,可以很大程度的对内短路电流进行分流,从而显著改善针刺。 使用负极或铜箔收尾结构也有可能对针刺产生改善,此时刺针会先刺破负极,从而可能优先引发铜箔与正极间的短路,并分散短路电流。
随着今年半固态电池的拐点已到,半固态电芯虽然在能量密度方面提升有限,但是它对于安全性能的提升进行了重点的优化设计,最后的效果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电池针刺试验:电池的安全性能
下一篇:锂离子池针刺实验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