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博电池网讯:2024年一季度,动力电池厂商的高速增长时代宣告结束。
近日,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发布一季度财报。根据2024年1-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搜狐汽车选择了五家位于前列的上市公司进行数据梳理,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孚能科技、国轩高科、欣旺达,五家公司今年1-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总占比达59.6%。
搜狐汽车梳理发现,2022年,电池企业维持着高速增长最后的辉煌,五家企业营收合计同比增长为660.19%;紧接着,2023年则一泻千里,同比增速跌至127.10%。站在2024年一季度的时间节点,上述5家企业营收的同比增速跌至负数,为-39.46%。
在锂价下降且趋稳、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上涨等诸多利好因素下,动力电池领域走出了相反的态势。
具体来看,财报显示,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0.41%,这已是其连续两个季度营收下降;孚能科技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为负;亿纬锂能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6.7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49%;国轩高科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56%。
营收、归母净利润的增长放缓甚至是负增长,与电池企业的价格战不无关系。而就在价格战如火如荼之时,动力电池企业却正在减缓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电池企业的研发费用增速都明显下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研发费用同比降低,国轩高科、欣旺达的增速大幅逊于同期。
其中,宁德时代研发费用在2021、2022、2023年的一季度,都保持80%以上的增长,今年Q1则从去年同期46.52亿元,降至43.40亿元。国轩高科2023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4.26%,而今年则只增长了10.70%。
这是动力电池企业“高速增长”时代结束的缩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企业更有底气打“价格战”,不过这也意味着“技术战”的放缓。
2024年一季报为动力电池企业的高速扩张期画上句号。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耗得起”,“卷得动”,二线厂商才有可能换来在龙头手中抢食的机会。
毛利率普遍“乐观”,净利率难敌“宁王”
在营收、归母净利润下降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却都保持着不错的水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除孚能科技毛利率为11.89%外,其余四家均高于15%。(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电池企业毛利率之所以有不错的表现,主要是营业成本率(即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下降了。这并非因为电池企业不打“价格战”,主要是因为锂矿原材料价格比锂电池终端产品价格降得快,降得“狠”。
体现在数据端,即企业营业成本降幅超过营业收入降幅,或是营业成本增幅小于营业收入增幅。
以宁德时代为例,其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10.41%,而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6.27%,高于营收跌幅,这说明其电池成本下降幅度更大,覆盖了终端降价。正是因此,宁德时代最终才能实现毛利率增长24.20%、归母净利润增长7%。
具体来看,在营业收入端,锂电池终端产品降价降低了产品单价。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辉曾在采访中对包括搜狐汽车在内的媒体表示,去年年底,二线企业率先将电池价格杀到“3字头”(即三毛多/Wh),现在无论一线品牌还是二线品牌,都将电池价格杀到了3字头。
在营业成本端,锂矿降价降低了单个产品成本。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最高时近60万/吨,而去年年底,其价格至约10万元/吨,缩水八成。实际上,锂矿降价也正是终端产品降价的主要原因,这也令电池企业能够对冲“价格战”对毛利的负面影响。
孚能科技则直接在一季报中称,受高成本存货拖累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较低,现高成本存货基本销售完毕,共同带来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由1.91%上升至11.89%。
电池企业的毛利率普遍乐观,但对比发现,宁德时代毛利率明显领先。
五家企业中宁德时代毛利率排名第一,为26.42%,与第二名国轩高科17.86%的毛利率之间有着接近10%的差距。
具体来看,在电池销售单价上,宁德时代相对而言拥有更多溢价权。高盛分析师认为,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均有优势,而这是电池价格溢价的主要原因。
在电池成本上,宁德时代的规模优势又令其得以实现降本增效。搜狐汽车根据宁德时代与亿纬锂能的2023年报测算得知,宁德时代2023年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平均约为0.69元/Wh,而亿纬锂能动力电池成本约为0.73元/Wh。(平均成本=相应总成本/相应销量)
未来,二线电池厂商与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差距或将进一步拉大。
“(动力电池)从原材料方面来讲,我还没有看到进一步明显降低的趋势,但从市场供求关系来讲,今年肯定还会降。”在接受包括搜狐汽车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博格华纳传动与电池系统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刘文中说。
一季度二线厂商毛利率的乐观之处,在于原材料降价。而如果原材料价格不变,终端降价持续,未来二线厂商毛利率将进一步承压,这也将会对其净利率造成影响。
数据显示,在五家企业中,宁德时代销售净利率最高为14.03%,亿纬锂能第二为11.33%。其他三家企业中,孚能科技为负,国轩高科和欣旺达不到1%。
四家企业之所以在销售净利率上不敌宁德时代,除了在毛利上输了一筹,也因为部分企业对四费在内的支出管控不如宁德时代。比如,测算数据显示,国轩高科、欣旺达两者营业外成本占营收比分别为15.91%、14.93%,高于宁德时代的13.69%。
技术投入放缓,份额战加剧
抢占市场份额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卷价格,二是卷技术。电池厂带给外界的印象是,价格战之外,也试图通过技术突破来建立护城河。
比如,欣旺达、亿纬锂能、宁德时代等企业均有固态电池布局。虽然今年3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态认为固态电池存在安全问题,离商业化还有数年时间。今年4月,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又透露,宁德时代有机会在2027年小批量生产固态电池。
但目前来看,企业正在放缓技术投入,一季报显示,五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增速都明显放缓。
五家企业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的研发费用同比降低,降幅分别为-6.71%、-0.79%。国轩高科、欣旺达研发费用同比增速也远小于去年同期,增速分别为10.70%、6.20%。
这与电池行业带给外界的认知有一些偏差。此前,电池企业纷纷在市场上打出技术创新牌。今年4月,智己汽车“真假固态电池”事件将外界对固态电池的探讨推向高潮。更早之前,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电池技术的突破,也一再吸引外界目光。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马仿列曾在动力电池论坛上表示,加快下一代电池的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产业链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也曾表示,要防范技术颠覆的风险。
一季报的数据或许意味着,在电池企业看来,技术研发已经不是眼下最紧要的事。“技术战”的地位稍稍下放,一季报中“价格战”又硝烟弥漫。以价换量已经成为了一场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电池企业集体参与的竞赛。
但无论是“技术战”还是“价格战”,最后的目标都在于市场份额。目前看来,对二线厂商而言此事道阻且长。
数据显示,2021年到2024年1-4月,五家企业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均有所变化。其中,宁德时代份额减少4.43%,不过其2024年1-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市占率仍然达到47.67%。而亿纬锂能、欣旺达的份额在三年间分别提升2.48%与1.64%。
与之相对应的是,抢占市场份额的紧迫性已经越来越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曾公开表示,中国电池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依然是两个老大(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其它的后面市占率百分之几的未来能不能在,其实有不确定性。
生存危机之下,有观点认为,“性价比”未来将持续成为二线电池厂的主打竞争标签。
“拼到最后是产品的性价比极致的问题,谁能活下来就要看谁的产品性价比能做到极致。”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辉说道,今年肯定有一些同行不一定扛得住,去年已经有了,现在也在洗牌。
不管要“耗得起”,还是要“卷得动”,企业都需要一个健康的现金流。
数据显示,五大企业的一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仅有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为正,分别为249.43 亿元、5.97 亿元;亿纬锂能、欣旺达、孚能科技为负,分别为-14.64亿元、-17.68亿元、-9.57亿元。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方面,宁德时代一季度末持有2631亿,孚能科技为34.17亿,亿纬锂能为84.40亿,国轩高科为119.3亿,欣旺达为119.0亿。如果以一季度的情况进行极端演绎,亿纬锂能、欣旺达、孚能科技的现金储备,分别还能维持5.77、6.73、3.57个季度。
从一季度财务数据来看,二线电池厂的好消息是,锂价“雪崩”带来的影响正从负面转向正面;坏消息是,其进入了一场更激烈的份额战——目标是,从龙头企业虎口下夺食。这将是一场持久战。
【责任编辑:欧阳勇】
声明: 本网站所发布文章,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下一篇:光伏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
能量密度:125-160Wh/kg
充放电能力:5-10C(20-80%DOD)
温度范围:-40℃—65℃
自耗电:≤3%/月
过充电、过放电、针刺、 挤压、短路、
撞击、高温、枪击时电池不燃烧、爆炸。
动力电池循环寿命不低于2000次,
80%容量保持率;
电池管理系统可靠、稳定、适应性 强,
符合国军标要求。